深圳标准引领“万物互联”

日期:2018-07-31 09:40:03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专家们参观国内首家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服务展示平台——深圳市RFID物联网演示中心。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自动识别、普适计算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创新之城深圳勇立潮头,各类物联网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早在2003年,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就开始研究物联网,该院属下的物联网研究所于2011年成立,它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物联网系统评价测试平台,市发改委物联网标准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研究所负责深圳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以及相关标准、专利、检测、认证等公共技术服务,以标准为引领,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数字政府等领域推动创新物联网技术,占据一个个战略制高点。
 
  助推智能制造 智能集装箱“畅游”海内外
 
  集装箱在不少人看来,就是一个装货物的铁箱子,怎么跟智能挂上钩?物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制订标准为何是决定其行业发展壮大的必备之举?这一连串问号,在记者走访物联网研究所后,得到了解答。
 
  据市标准院总监路宏峰介绍:“在2009年,物联网研究所牵头组织成立了深圳市RFID产业标准联盟,与知名企业中集开始合作,制订标准,从此开始了双方的合作之路。” 集装箱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载体,全球贸易超过80%总货值的货物使用集装箱运输,而全球有50%以上的集装箱由中集集团生产。如何加强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管理?中集集团下属的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集智能),研发出用于集装箱运输管理的电子铅封和智能安全锁等产品,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让集装箱在流通全过程实现可视和透明,可对集装箱的动态进行跟踪、监管,提高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何把这项物联网技术推广到全球的集装箱,共同创新行业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国际贸易的全球效率?物联网研究所与中集智能联合制订了《集装箱电子铅封技术规范》系列联盟标准。
 
  2017年,在物联网研究所的助推下,中集智能联合近百家单位,成立了全球智能集装箱产业联盟,旨在通过联盟成员企业互补资源、制订标准、行业联动,打造全球智能集装箱生态链。联盟成立后,首先启动了标准研制等工作,发布了《集装箱智能终端编码与标识规范》《集装箱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集装箱智能终端通用技术要求》等三项团体标准。
 
  据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媛红介绍,“智能终端”两项标准是为市场种类繁多、功能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而制订的规范,为集装箱智能终端产品编码应用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这类产品市场扩大发展。“二维码标准”则规定了集装箱二维码的数据内容、编码方式、技术要求等,为保证集装箱二维码在行业内科学、合理、有效应用提供规范参考。“每个箱子上的二维码不一样的话,在运输过程中扫码获取的信息没有统一性,就会失去在全球流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意义。”
 
  “制订相关物联网技术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标准,集装箱的智能技术各自为政,无法联网和推广,更谈不上全球化了。”市标准院院长周文道出了制订物联网标准的重要性。随着全球集装箱智能化发展,标准化是集装箱等物流装备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为此标准院联合中集集团等单位,正在开展国家工信部集装箱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研究项目。该联盟可有效组织行业企业制订和推广实施团体标准,并推动团体标准向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转化,在集装箱等物流装备制造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引领者。
 
  与集装箱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服务,这只是物联网研究所用标准助推智能集装箱的一项重要举措。物联网研究所还与相关物联网企业紧密合作,近年来已推进26项物联网联盟标准,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企业制订一项标准助力营收数亿元!深圳远望谷公司与市标准院及联盟企业共同立项制订了智慧图书馆应用的关于超高频射频识别的两项联盟标准,均被省标准化主管部门采纳,成为广东省地方标准,并于2011年8月正式发布。标准发布后,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图书馆与图书管理应用方案逐渐被行业内接受。在标准发布实施后,远望谷图书馆领域的用户数猛增,此项业务已给远望谷带来数亿元的营业额。
 
  聚焦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让道路更畅通
 
  不少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深圳的路边停车泊位内有一个圆形的“小黑块”。这个“小黑块”是车位检测器,它像雷达一样灵敏,可以掌握泊位内的车辆停靠情况。“小黑块”的学名叫做车位检测器,是一种传感装置,当车辆开进泊位的时候,车辆切割磁感线会引起磁场变化,能够判断车辆是否停放进入泊位。车主停车时使用手机APP程序缴费。深圳在全国创新性地采用“无线地磁车位检测器+手机APP”技术手段,率先实现无人值守的全自助式停车和缴费,运用的就是物联网技术,让路边泊位停车管理更有序。
 
  为此,物联网研究所协助市交通运输委制订了《路边停车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
 
  如果没有这个标准会造成什么混乱呢?物联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告诉记者,相关标准作用多多。例如,在政府采购车位检测器时,如果没有标准就缺乏采购的依据,相关部门的困难会大大增加。“如果没有标准,面临追责的风险也在成倍增加。我们做的事,就是替政府分忧,给新的物联网技术提标准支撑,有标准可依循。”
 
  运用了物联网技术的共享单车现在遍布全市,76万辆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乱停放、维护保养等隐患。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让单位投放布点更合量?如何建设电子围栏?如何运用物联网继续进行后序管理?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互联网自行车管理系统制订的统一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而我市物联网研究所已正在研究,力求解决相关问题。
 
  市中心交通拥堵,将来可能面临拥堵路段收费的问题。物联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政策实施前,已经开展了技术方案的研究和测试验证。李媛红说:“深圳市政府的不少举措,都是具有创新性的。我们物联网研究所充分发挥标准、物联网等技术优势,争取把相关技术方案设置好。如果这个举措要实施,我们有了技术方案,决策者的心里就有谱了。”
 
  智慧交通只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物联网研究所分担着各区相关项目的研究。作为技术管家,物联网研究所运用标准化手段,全程支撑智慧宝安视频联网建设工作的开展,现已完成《智慧宝安视频资源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智慧宝安视频联网技术规范》、《智慧宝安视频资源编码规范》等多份技术文件的编制,并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创新项目研究,不会一帆风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研发过程中,遇到困难是经常性的,大部分情况都需要加班加点完成。比如,在项目资料提交前一两天,需要对项目某些章节内容全部修改,或者对内容框架调整,这些临时、紧急的突发状况,无时无刻不在考量团队的专业性、团队协作的战斗力。 但多年来,研发人员都默默坚持下来了,取得一项又一项的成果。正如一名研究人员所说:“看到物联网技术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我们感到工作很有意义,再苦再难也要克服。”
 
  相关 新闻
 
  市标准院院长周文谈标准:
 
  标准是个“放大器”强者会更强
 
  “ 标准决定质量,质量塑造品牌,品牌提升信誉,信誉赢得市场。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更谈不上品牌和信誉。” 市标准院院长周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准是个“放大器”,作用是“做强”,让强者更强,巩固其领头地位,一路引导同行前进。“如果‘老大’在标准方面无所作为,‘老二’‘老三’搞个标准,就容易实现超越。”
 
  周文认为,标准应和产业结合才能成为利器。因此,市标准院已推动成立了深圳市24家产业标准联盟,扎根深圳产业大地。“标准是个种子,我们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它放到各个领域里面来,生根发芽。”
 
  如何进一步做大物联网产业?周文表示,在物联网业务发展方面,市标准院以标准为基础,在前期智能集装箱、智慧城市等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深耕,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内容,将成功研究模式运用到不同的产业服务中。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在我国各领域的突破和应用,这表明区块链等技术对中国科技事业、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日前,物联网研究所已加挂“区块链研究所”牌子,开展区块链领域技术、产品、应用的标准研究,优先构建区块链产业标准体系,引导产业发展。